华为和阿里投资的车联网技术最后都是殊途同归?
- 更新时间: 2024-11-20 21:30:22 | 作者: 在线称重系统
产品介绍
汽车,是一处被忽略的“生活空间”。毫无疑问,V2X慢慢的变成了巨头们的重要争夺战场,其中潜藏的机会值得仔细揣摩。因此在本文中,你将看到:1.多家权威机构如何分析V2X的发展的新趋势?2.ICT企业代表者华为和互联网公司代表者阿里,当前取得了哪些进展?3.为啥说华为和阿里“殊途不同归”?
此前的文章中,我曾经提到过:面对碎片化市场、块状市场和高度集中市场,华为的IoT策略能够说是大相径庭。
在智能化汽车领域,华为进行了芯片、模组、终端、管道、云平台的全面布局,构建了整个产业闭环,是全球少数可提供涵盖“芯-端-管-边-云”全方位解决方案的C-V2X(蜂窝车联网通信)厂商。
5月27日,任正非签发组织变动文件,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隶属于ICT管理委员会管理。根据报道,在华为的组织架构中,新成立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属于一级部门,侧面反应了这个部门的战略地位。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部门定位,是作为智能汽车领域的端到端业务责任主体,提供智能汽车的ICT部件和解决方案,帮助车厂造好车。
5月26日,阿里云与上市公司千方科技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一同推动智能交通和边缘计算领域解决方案的落地实施。5月27日晚间,千方科技宣布,获得阿里巴巴集团近36亿元入股,持股约15%,阿里将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千方科技在交通信息化、高速公路机电工程、高速公路称重产品、城市轨道交通PIS业务、出租车信息服务运营等多个细致划分领域均位于行业第一梯队。
如果将V2X(Vehicle-to-Everything)理解为智能交通系统中的“神经网络”,千方科技则提供V2X核心的通信技术和产品,让云端大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车与X(人、车、路…)智能信息的交换共享。可以说,千方科技所触及的是V2X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毫无疑问,V2X慢慢的变成了巨头们的重要争夺战场,其中潜藏的机会值得仔细揣摩。
2018年,中国的车市结束了近20年来的快速地增长,首次迎来了一个令人沮丧的局面。
2019年,这种颓势并没有正真获得逆转。2019年1-4月份,国内的汽车市场累计销售835.3万辆,同比下跌12%。
根据罗兰贝格的报告《全世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研究2018》,这一迹象在2017年初现端倪。虽然2017年汽车行业在全世界内依然保持持续增长,但慢慢的开始出现增长疲软的苗头,中国与欧洲增长放缓,美国产量下降。
同时,根据Machina、IMS和华为联合调研的结果,当前全球车联网连接数约为9000万,预计到2020年将增至3亿左右,到2025年则将突破10亿。2017年,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达342亿欧元,预计到2020年,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亿欧元,年均复合增速约25%。
智能时代,汽车这个只有4-5平方米的小世界能为人类带来的全新体验,以及随之而来的幸福感可能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在数字化领域,互联技术正在成为主流应用,人工智能也将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无限可能;
而软件将成为零部件供应商们拉开差距的主要手段。具有软件竞争力的公司将替代硬件企业成为系统集成商,接管整车厂合作“界面”的所有权。
根据信通院发布的《车联网白皮书(2018年)》,V2X产业链中的角色主要有TSP(TelematicsService Provider,汽车远程服务提供商)、整车厂商、电信运营商、硬件终端、平台等各个参与主体。他们在V2X各个主要领域的主导能力、商业模式均有所不同。
未来产业的价值链将呈现各参与主体交错模式,资金的流动也将呈现多向化、快速化的特点。
在基础性车载信息类应用的盈利点上,整车厂商、网络公司、软硬件厂商等都各有侧重点。
互联网企业是进军车联网行业的先发力量,其业务应用兼容多种车机(安装在汽车里面的车载信息娱乐产品),打造行业大平台,创造了新的平台化盈利模式。
安全和效率类应用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渗透率将逐步提升,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拓展。
这些企业以终端销售为核心的模式占据主导地位。一级供应商独立研发产品的能力强,牢牢占据前装市场,主要是通过行业定制、智能终端销售、收取服务费等模式获利。
基于无人驾驶车的协同化应用发展,这一模式还正处在起步阶段,传统汽车厂商、网络公司、共享出行公司都是价值链中的重要参与者,成功的商业模式或有不同形式。
比如互联网公司以开源平台为依托,形成开放式商业模式,平台本身免费,通过向车厂、汽车设备商、开发企业等出售服务来获取收益。
随着产业链分工的进化,以及LTE V2X通信技术和路侧智能设备的不断成熟,车联网逐渐从车内智能、单车智能向“端-管-云”协同智能的方向发展。
在文章《联通、华为、阿里,巨头IoT战略全解析》中,我曾经提到: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智能网联汽车等垂直领域,华为在所有的领域的打法和触及深度,各不相同。
碎片市场:在智能公共事业、智能环境监视测定、资产追踪等领域,华为的战略定位是聚焦芯片、网络、平台等基础设施,帮助合作伙伴构建相对完整的生态。明白准确地提出不碰模组研发、终端设备、设备销售、应用开发、系统集成等环节。
块状市场:在智慧园区、产业互联网、智慧安防等行业,华为立足边缘计算设备、智能安防摄像头、智能家庭连接类硬件等终端,策略性的进入设备研发、终端销售、系统部署等领域,与各类合作伙伴在博弈中协同发展。
通过分析所有的环节的价值与利润分配,华为软件、硬件、平台一体化的策略,不仅有利于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形成的协同效应还能增加利润回报。
集中市场: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华为则是以Tier1身份登台亮相。Tier1意为给设备厂商供货的一级供应商,也就是说,华为将自身定位为产品直接供应整车厂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芯片,华为拥有全球首个支持V2X的多模芯片巴龙5000;模块,华为最新推出业界首款5G车载模组MH5000;管道,华为掌握了最新的5G技术和网络;云端,华为拥有OceanConnect物联网平台。
“未来无人驾驶能力的电动汽车,除了底盘,4个轮子,外壳和座椅外剩下的都是我们拥有的技术。”华为轮值CEO在内部表态。
因为不像IoT在其它垂直行业中所面临的碎片化困境。汽车这一个市场,产业高度集中,也相对容易标准化,最为适合华为这种选定并聚焦于主航道,持续向同一个方向不断冲锋的战术。
作为下一阶段发展的主航道,在V2X领域,华为凭借通信和芯片领域的技术优势,围绕“芯-端-管-边-云”进行了全方位布局。
近5年华为持续拓展车联网上游生态,先后与东风汽车、长安汽车、大众、奥迪等国内外车企在车联网领域展开合作。从合作内容看,发展重心由车载模块、车联网系统逐渐转向智能驾驶和云服务。
华为车载模块已实现从3G/4G车联网模块 MU609T/ME9090T、4G车联网模块ME909T,到5G车载模组MH5000的产品演进。华为在5G领域的一马当先的优势将巩固其在V2X领域的持续竞争力。
V2X系统方面,华为不仅与车企合作研发专用车联网系统,也于2018年6月发布了物联网平台Ocean Connect,为车企转型提供联接使能、数据使能、生态使能和演进使能。
在自动驾驶的“大脑”部分,华为发布了计算平台MDC和云服务Octopus,通过云计算、大数据、AI与车的融合加速无人驾驶落地。华为推出的MDC600 Level4级自驾平台已与Audi、Bosch达成合作协议,坐等车联网增量市场爆发。
随着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成立,华为内部会对汽车业务进行梳理、拆分和重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的内部架构,相信会在不久的将来浮出水面,与之同时更为清晰的是,华为汽车业务的重点方向。
这个切入点在此前的文章中,我也曾做过分析。身为电商出身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和亚马逊的世界观颇为相同,看待IoT的视角自成一体。
电商包裹中的各个“基元”,包含来自各个供应商的产品。通过中间层强大的电子商务分销和中转渠道,提供给最终消费者。
打包后的ICT基础设施,各个“基元”将能力模块化封装,有效地将原始数据中心组件转变为存储、计算、数据库等,通过公有云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了最大限度的灵活性。
如果将中间层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便可看作是某一些程度上的“准”操作系统。阿里在推进物联网的过程中,同样是采用一种自顶向下的世界观。
2019年1月,阿里正式提出打造全新的商业操作系统。根据报道,CEO张勇认为,阿里已从一个电商公司,转型为充满了许多活力的数字经济体,并整合成为了一个可对外赋能的操作系统。
这个商业操作系统,在汽车行业落地,就形成了面向终端的AliOS和阿里云平台。
它并不是未解决单一的功能问题,阿里希望能够通过它整体推动行业的进化。如今车企迫切需求的是提升运营能力。车厂不再把重点仅仅放在交易的瞬间,而是与阿里共同探索把车卖出去以后的生意,即用户的后续维护与运营。
2015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与上汽集团共同宣布,双方将合资设立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共同打造“跑在网络上的汽车”,开始基于YunOS开发车载系统方案斑马智行。
2016年推出了全球首款互联网SUV:荣威RX5,并在2017年正式将YunOS系统升级为AliOS系统。
2018年的杭州云栖大会上,阿里又发布了全新的AliOS 2.0。基于AliOS的斑马智行在随后也公布了斑马MARS版本,宣布将新增包括AI场景引擎、车载K歌系统、沉浸式音乐、AR辅助驾驶等在内的十大亮点功能。
同时,阿里云发布了智慧交通方案,主打的正是以“车路协同”技术来建构全新的“智慧高速公路”。
这次阿里云与千方科技的合作,不仅在智慧交通领域直接匹配,还可以为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城市智慧停车、综合客运枢纽管理、道路运输监管、公路资产一站式管理、公路路网运行管理等提供行业SaaS服务支持。
加之已在旗下的高德地图和哈罗出行,在V2X领域,阿里围绕汽车售后的出行服务和持续运营,形成了初具雏形的生态圈。
施振荣在他的书《再造宏碁》中解释了微笑曲线,这个附加值曲线的基础结构是这样的:
延横轴,从左到右,是一个行业的上、中、下游;也就是,部件生产、产品组装和分销。延纵轴,体现的是附加价值的水平。
如果将这条曲线X领域,有意思的是,华为和阿里各自占据了微笑曲线的两端,并试图向另一侧渗透。
而阿里则立足AliOS操作系统和云平台的现有优势,与千方科技等企业组织深度合作,进入到自己并不熟悉的硬件领域。
这是个看似完美的进化路径,但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不稳定因素,尤其在华为和阿里所处的两端。国外科技评论人Ben Thompson曾经做过犀利点评:
硬件:智能汽车会用到传感器、处理器、计算机视觉决策算法等技术,同时需要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的紧密配合,其复杂程度并不是单一技术和设备的拼接,多元化产品和多领域布局并非一家厂商所能实现。仅以传感为例,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的事故频发,还没有哪家的传感解决方案被证明是最佳。
软件:本应彼此开放,实则杂乱不堪。尤其是操作系统,具有一定的侵占性,因为选定了操作系统就等于授权它控制整个汽车的服务。车企担心一旦入口形成规模,自己便沦为硬件打工者。所以现在的大车企要么自己研发操作系统,要么选择和中立的第三方平台做合作。而国外的苹果、谷歌、优步…都是选择自建一套独立生态,自导自演。国内的情形可以想见。
1. V2X慢慢的变成了巨头们的重要争夺战场,在这样的态势下,汽车的基本价值链发生重构,催生新模式和新业态。
2. 华为将自身定位为产品直接供应整车厂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阿里在BAT中最早启动V2X的布局,并选择从操作系统切入。
如果说华为是数码界的顶流选手,在汽车界华为就是妥妥的后起之秀。此前与赛力斯汽车联合推出的问界M7产品力之强甚至让理想提前停产 理想one ( 参数 询价 ) 这款理想的超强单品。在一段时间后,华为又为大家带来好消息——华为ADS 2.0。 闪击特斯拉FSD? 前有华为MATE 60王炸新品,后有华为ADS 2.0要把国内车圈掀个底朝天。 华为ADS 2.0的妙处在于,它不需要依赖高精地图,就算是农村窄路也能跑。光这一项指标,就可以让很多友商难受不已。而且这套系统能支持复杂路况下的城市NOA功能,虽然它的城市NOA还不能够实现100%接管,那也比众友商开发的城市NOA强上不少。 再看硬件,都说自主品牌很喜欢卷驾
ADS 2.0有多猛? /
华为因应美方禁令封锁,正加速自建供应链,并拉拢台湾半导体厂商突围,日月光投控旗下矽品成为华为第一家青睐的台资厂商。矽品位于福建晋江的新厂,9月正式接单出货,并在台湾展开5nm芯片后段测试,成为华为自建供应链的重要成员。 此外,IC测试厂京元电、矽格,以及晶圆检测解决方案大厂精测,也传出将应华为要求前往大陆设厂。 据了解,矽品位于福建晋江的封测厂,原本是为了配合联电与福建晋华合作的存储器厂而设立,但福建晋华新建12吋厂计划已停摆;矽品福建封测厂转与华为旗下芯片大厂海思合作,双方商定未来将由矽品福建厂为海思提供来自台积电南京厂生产的芯片的后段封测服务。 此外,配合台积电明年将量产5nm芯片海思晶片,矽品也正紧锣密鼓进行海思最先进5nm
日常生活中,网络攻击和隐私泄漏看不见、摸不到,很多时候我们就会忽略它们的存在,以为一切岁月静好。但真当遇到网络瘫痪、隐私暴露、银行卡被盗刷等事件后,才发现:原来它们一直都在! 走进华为位于东莞的全球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透明中心,一下子就被外网攻击态势图吸引了,屏幕上动态显示着网络攻击过程,并滚动更新着攻击次数、攻击IP、攻击类型、攻击地区和攻击时间,无形中给人带来一种对网络安全认知的紧迫感,让人感知到网络安全和隐私泄露的威胁时刻存在着。 透明中心:让安全问题更透明 2021年6月9日正式启用的位于东莞的华为全球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透明中心,是目前华为最大的安全透明中心,是华为与政府、客户、合作伙伴、标准组织等外部利益相关方开展
据国外新闻媒体报道,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否决了InterDigital公司对华为、诺基亚(7.8, 0.01, 0.13%)和中兴等三家公司侵犯其专利权的指控。 上周四,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维持其6月份的裁决,即华为、诺基亚和中兴并没有侵犯InterDigital在申诉中提及的七项专利。InterDigital于2011年提起诉讼,试图申请禁止美国进口上述三家手机生产厂商生产的旧版3G手机。InterDigital公司对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裁定表示失望,并决定上诉。 此外,InterDigital公司还针对华为、诺基亚、中兴和三星生产的3G及4G产品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起诉讼,目前这一案件仍处于搁置中。InterDi
2018开年,阿里巴巴就铺开阵仗全面布局“新零售”。阿里巴巴就通过架构调整,即阿里巴巴云零售事业部与天猫、淘宝全面合体。并疯狂撒钱700多亿,分别入股了万达影业,居然之家以及ofo,全资收购饿了么等等。在吃穿住行用上抢先一步完成新零售的布局。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之间的关系也已经“理清”,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阿里巴巴早前在新零售中布局的企业都将为支付宝提供独家使用条件。而在支付宝配合“芝麻信用”,又会让用户体会到一种全方位的、持续的购物、消费、支付体验。体系一旦建成,阿里巴巴就会向像水与电一样的成为一种“基础设施”。 阿里巴巴2月发布最强季度财务报表,营收超830亿 阿里巴巴集团在2018年2月公布2018财年第三季度(
10月30日,小米手机2正式开售,赶在了承诺的月底前。不出意外地是,开售不到3分钟,5万台小米2就已售罄。根据小米官方公布的数据,小米1售出352万部,小米1S(包括青春版)共售出120万部,小米2预售的5万部,小米手机共售出477万部。小米手机的“发烧”无疑让整个国内的品牌手机生产厂商、想布局移动互联网的公司和老罗这样不安分的人都“感冒”起来。 中国自主研发的手机一时间风生水起,为贴上“四核”打上超低价而忙得不亦乐乎。联想、天语、魅族、360、华为、中兴、Oppo,甚至连沉寂很久的小霸王都发布了四核手机计划。在这些互联网公司或厂商中,卡位在小米2前的华为荣耀2,以其1888元的低价让整个业界和关注“发烧”手机的机友们沸腾起来。不甘落后
继小米、360、京东等网络公司宣布进军智能家居市场,阿里巴巴也宣布正式加入战局。在一场涉及入口、系统软体、终端设备及智能演算法的较量中,到底谁会最终胜出? 本报记者 滑明飞 上海报导 5月13日,阿里智能生活事业部高调宣布推出“空气云”解决方案,杀入空气净化器市场,这也是该部门成立一个月以来推出的第一套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其实,阿里并不是刚刚涉足智能家居,智能生活事业部正式成立之前已经推出智能厨电等产品和方案。但此次集结了天猫电器城、淘宝众筹、阿里云等团队的智能生活事业部作为一个独立部门,显然是冲着方兴未艾的智能家居市场。在小米、360、京东等互联网公司纷纷宣布智能家居战略之后,阿里这家电商巨头也正式加入战局。
今年的CES展会上,除了各种新奇的电子科技类产品,另外一大特点是庞大的汽车开进展会。据CES官方透露,今年汽车厂商的占地面积同比增加了25%,超过125个汽车高科技公司在现场参展。但从目前看,技术难度大及价格高是智能汽车难“亲民”的最大障碍。 4G技术有望内置进汽车 记者在现场采访获悉,汽车厂商目前除了更新传统的汽车技术外,更多的是在此次CES展上展示了将移动数字技术融合到汽车驾驶中的成果,包括驾驶者可以有简单的移动应用。 谷歌与奥迪、通用、本田等公司组建了开放汽车联盟,计划推出基于Android系统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 宝马公司展示了一种使用智能手表的蓝牙功能控制其电动车的方法,不过,目前还不能
版 (吴功宜)
东芝1200V SIC SBD “TRSxxx120Hx系列” 助力工业电源设备高效
【电路】北京切诺基牌BJ2021轻型越野车汽车在不同气温时空调系统各部分的正常压力值电路图
TI 有奖直播 使用基于 Arm 的 AM6xA 处理器设计智能化楼宇
Follow me第二季第3期来啦!与得捷一起解锁高性能开发板【EK-RA6M5】超能力!
报名直播赢【双肩包、京东卡、水杯】 高可靠性IGBT的新选择——安世半导体650V IGBT
虽然无数关于未来交通的文章都以四轮电动车作为讨论重点,但在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等诸多国家,出行更依赖于经济的两轮电动车 ...
恩智浦发布i.MX 94系列应用处理器,为工业和自动化边缘提供安全可靠的连接
恩智浦首个集成以太网时间敏感网络(TSN)交换机的i MX应用处理器系列,结合实时处理与工业网络协议支持,实现工业控制恩智浦首个集成后量 ...
瑞萨率先推出第二代面向服务器的DDR5 MRDIMM 完整内存接口芯片组解决方案
全新多路复用寄存时钟驱动器、多路复用数据缓冲器和PMIC,使下一代MRDIMM速度提升至高达每秒12,800兆次传输,满足AI和高性能计算应用需求20 ...
XMOS携手合作伙伴晓龙国际联合推出集成了ASRC等功能的多通道音频板
XMOS实现智能音频时代“一芯多用”——用一颗xcore处理器搞定ASRC和USB多通道音频中国,北京,2024年11月——AI与半导体专业公司XMOS ...
【2024年11月19日, 德国慕尼黑讯】无人驾驶和电气化都是汽车行业的重要趋势。人工智能(AI)在这一趋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使车辆 ...
国内首家:纳芯微CAN收发器NCA1044-Q1全面通过IBEE/FTZ-Zwickau EMC认证
兆易创新选择 Arteris产品用于开发 符合增强型 FuSa 标准的下一代汽车 SoC
生成式AI新助力:IBM 携手 AMD 明年部署推出 MI300X 加速器服务
站点相关: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相关FPGA/DSP总线与接口数据处理消费电子工业电子汽车电子其他技术存储技术综合资讯论坛电子百科

版权所有 © 2022 爱游戏登录网页入口网址_网站主页
备案号:苏ICP备20047398号-1
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